<noframes id="hr7v7">

<form id="hr7v7"><ins id="hr7v7"></ins></form><noframes id="hr7v7">
<del id="hr7v7"><p id="hr7v7"></p></del>

    <address id="hr7v7"></address>
      <span id="hr7v7"><mark id="hr7v7"><mark id="hr7v7"></mark></mark></span>
      <em id="hr7v7"></em>

      江山文學網-原創小說-優秀文學
      當前位置:江山文學網首頁 >> 東籬采菊 >> 短篇 >> 江山散文 >> 【東籬·奇】肉夾饃是個形容詞(散文)

      絕品 【東籬·奇】肉夾饃是個形容詞(散文)


      作者:懷才抱器 榜眼,26680.77 游戲積分:0 防御:破壞: 閱讀:8789發表時間:2023-01-02 07:07:48
      摘要:20幾年前,途徑西安,在火車站外的一攤上吃了正宗的肉夾饃,就像中蠱一般,獨愛這道美食,萬千美食中,我一定要挑這道肉夾饃。肉夾饃不能上得了桌,那我就捧在手心里吧。

      【東籬·奇】肉夾饃是個形容詞(散文)
         所有美的東西,都離不開形容詞的描述。
         肉夾饃,特別好吃,是公認的美食,所以我認為它的名字就是個形容詞。
         手把肉夾饃,可以狼吞虎咽,可以風卷殘云,可以津津有味,不舍得馬上吃進肚里,可以細嚼慢咽。
         那年,在西安火車站候車,看著鄰座的客,慢條斯理地吃著肉夾饃,我流著口水問——
         西安,除了兵馬俑、華清池、軒轅廟、大雁塔、萬壽塔、碑林、鼓樓,還有什么好東西?假如這些都來不及去看,那必須要留西安一個印象,選擇什么?
         他停下吃肉夾饃,已經被我羅列的這些風景名勝鎮住了。
         他打量起我來。終于看出眉目了。
         羊肉泡饃,得找個桌子坐下來,來不及排場;就肉夾饃好。他晃了手中的半截肉夾饃,不好意思起來。我的確餓了,被他看出來,是一種懂得。那股肉香和饃的香,似乎經他這么一介紹,一齊涌來,頗有廣告的效應。
         時間短促,美景顧不上看,美食也只能將就,肉夾饃可不是將就,是適合快餐的街邊美食。攤上的老板娘拿過一個肉夾饃,我遲遲不肯接住。她說,都一樣的,還熱乎著。
         她終于也懂得了我,忙堆笑說不好意思,你是喜歡看著做的吃了放心是吧?就算是吧,也不全是。
         沒覺得陜西有竹,老板娘拿過閃閃發亮的竹夾,似乎帶著竹香,從肉鍋里夾出一塊肉置于案板,眼睛瞇著朝我,臉上春風般的笑也給了我,手起刀落,鼓點般響起,如急雨一陣,似沙塵暴一卷,臉上笑著的肌肉還沒松弛,要放進饃里的肉已經弄好。夠速度!這功夫,大概與我在河北的吳橋看過的雜耍差不多,那三四個溜溜球在一根桿上翻滾,眼花繚亂,就盼著掉一個,就是一個也不落。而老板娘手持肉刀,將一個餅子放倒,“嗤啦”一聲,撒著蔥花香菜紅綠辣椒塊兒的肉,在一道臘汁的輕汽里,早就鉆進了餅子里,一個黃紙袋兒遞到我手中。
         如果是老師講課,我一定趕不上授課節奏的,太快了。吃肉夾饃不必關注做的過程,不必理解每個步驟,但我對美的東西總是喜歡追憶。
         細細地剁碎,我想起《水滸傳》里魯達要鄭屠戶剁的那臊子肉,不過沒有了戲弄的情節,有的是劇幕拉開前的鑼鼓點聲,節奏感很美。那些紅綠的辣椒,本來還在筐子里待著,馬上被老板娘一個調遣令,奔赴那團碎肉,天女散花般,她應該沒發現我專注地欣賞的眼神,生怕惹出什么麻煩來。能夠記住的就這些。
         “好吃再來!”老板娘送我四個字,這是套話,但我從此沒有機會“再來”。她可能也知道,在火車站附近進進出出的都是過路客,“再來”可能兌現的極少。
         在西安吃了肉夾饃,于是第一次生出一個自戀的感覺來,美食總是眷顧著喜歡的人,這個人一定會遇到關于美食的好故事。后來,跟人談及西安,我馬上開始形容肉夾饃的好,朋友都很驚訝。我這不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?原諒我見識不廣,所見偏狹吧。
        
         二
         做肉夾饃的車子上一道橫幅寫著:咸陽正宗臘汁肉白吉饃。
         聽那老板娘的腔調,是純粹的秦腔,我確信她來自咸陽或附近,不是非遺的傳承人,也是近親吧,于是,我也相信風幡上的“正宗”兩個字并非妄言。后來,坐上火車,實在餓了,才開吃肉夾饃。鄰座的人說,來西安城,如果不吃肉夾饃,那就是白來。他不嫌味道撲鼻影響空氣,給了我大快朵頤的好心情。
         濃濃的醬香,有了家鄉的味道,我想,兩千年前,始皇率隊來過我的家鄉榮成,蒞臨成山頭,東西口味應該隨著也相通了。肉香純粹,料香輕盈,盡管溫度略降,但酥脆的滋味還未消失,也生怕那些臘汁會被我這個吃肉夾饃的門外漢給弄得飛濺出來。不管吃相好不好,就想連那一絲絲香氣也吃進去,不是怕辜負了一元錢,而是不能盡興。一個肉夾饃,可以讓一個外來客吃得醉了,不顧吃相,該怎樣形容這個饃呢?
         我開始琢磨“肉夾饃”這個形容詞了。確切的名字是“白吉饃”,“白吉”,就像一行扭扭曲曲的英文,連猜讀的可能都沒有。哪里“白”,哪里“吉”?我犯了咬文嚼字的毛病,或許是地名,陜西哪有個“白吉”,或許是村名,我未知。
         就是“肉夾饃”三個字有了解讀天書的奇怪。肉,怎么能夾住饃呢?應該是“饃夾肉”,終于,我用一點文言知識求得滿意的解釋了,應該是“肉夾于饃”,省略句式吧。陜西是古老的,連她的語言都帶著古韻,包括一種食物的名字。莫非讓我手中捧著肉夾饃,做一次懷古?
         再說那個“饃”字。我老家也用這個字,但都是像大餑餑那樣的,是團起來的,如小山,似皮球,陜西的“饃”就一餅,就一馕(新疆人或許叫“肉夾馕”)?;蛘?,原本是饃,上了火爐,禁不住火熱,頓時就癱軟了,饃就變成了餅,陜西人還是喜歡“饃”字,發音飽滿,于是就有了口感?
         我不能不回想那個癱軟了的饃。據說這饃要烙成“鐵圈虎背菊花芯”,烙得略微有些焦黃的饃的外表,就像幾道鐵圈兒在上面打轉,無法形容,看得讓人眩暈起來,這鐵圈兒還散著一圈圈的香味。如果圈兒多了,真的像那虎背,老虎慢悠悠地走來的樣子,這哪是“虎咽”,是“咽虎”。如果喜歡花的,看著就像秋菊燦開,菊花的芯兒,正在打開。食欲有了,卻舍不得下口,惜花之情,令人不忍。美食如畫,這樣形容并不為過。其實,手持著饃,我想起了母親,想起了她的盤發。饃的表層就像一綹綹頭發呈扭曲的模樣向中間的簪集中,不由得令我想起蘇子“冰簟堆云髻”的美感,除了美感,還有欲罷不能的食欲。
         多少年還是沒有弄懂那個“白吉”,今年,在西安上大學的外孫放假回家,知我偏愛肉夾饃,便買了幾只,又勾起了我的想法,有些東西,時不時會再次襲來,看來我與肉夾饃是有著緣分的,找不到別的解釋,緣分,是解釋一些關系的最省事的詞,在我看來也是形容詞吧。其中的緣由可以盡興發揮,也可以隱而不談。
         外孫是用心的孩子,居然給我打聽到了“白吉”的出處,我表揚她不愧是學“材料科學與工程”的,肉夾饃也屬于材料科學研究之列,這樣形容,她居然頷首。
         原來她們宿舍就有一個咸陽人,生在北極鎮。北極鎮位于咸陽彬縣,明代設白吉里,因此才叫白吉饃。我補充道,或許因為諧音?北極,很遙遠;白吉,抹殺了遙遠?讓一種傳承下來的美食,走進我們的生活。北極,很冷的感覺;而白吉,暖了多少人的胃。
         盡管那些肉夾饃已經少了熱度,但仍讓我想起那次吃肉夾饃的感覺。那種臘汁,有點辣,到底是臘汁還是辣汁,無法辨析。所用的肉材,是臘肉,我還是喜歡叫它臘汁。臘汁的肉,天生為那白花花的饃而生;白吉的饃,遇到了臘汁的肉,一下子喚醒了饃的特有香氣。中國的美食,有別于西餐,西餐是簡單的拼湊,是臨時的搭臺唱戲,一旦打開,似乎謎底全露出了,沒有了奇妙。滾燙的茶湯遇到酥油,就變成了西藏高原的美食酥油茶,酒遇到飲料,成了雞尾酒。肉夾饃的好,我們完全可以拿這些已知的結伴而成美飲來體味。不知我如此形容是否正確。
         相遇而成緣,相遇而演繹了美食佳話。就像卓文君遇見了司馬相如,不要說年齡是個差距,誰也說不出臘汁的肉在等著白吉的饃,還是白吉的饃在召喚著臘汁的肉。就像情竇初開的張愛玲遇上情場老手胡蘭成,根本就來不及掙扎,只能用“怦然心動”來形容。張愛玲就像那道臘汁的肉,一下子被胡蘭成這道饃包裹住,掙扎,繾綣,只想在那道饃的襟懷里多愁善感著。一種相逢,無需身份上的門當戶對,再怎么普通,再怎么卑微,都不是障礙,饃可以包容著臘汁的肉,肉可以在饃的包裹里,漬染,發散,醞釀著香韻??次疫@樣形容,你不覺得肉夾饃就是一個形容詞?如果拆開了,饃還有味道?肉還需臘汁滋潤?互不相關的兩道食材,就是這樣不安分,其中是有著故事的,我依舊沒有捕捉到。我知道烏龍茶是因為鬧了烏龍而成茗茶,肉夾饃,是否是因烏龍而成就了一道美食呢?創造,并非都是符合什么邏輯的,確切地說,應該是一種想法和嘗試,就像我的母親對玉米餅子夾干魚的做法,完全是為了讓我讀高中中午在校就餐省點事。在曾經的日子里,玉米的香,干魚的鮮,就巧妙地結合了。那次回老家,聽說還有鄉親做這個美食,這不僅僅是懷舊,還有著求變的心態吧。美食的滋味是難以形容的,只有細品,甚至品了之后,也只能意會而不能言傳。
         我還覺得,這個肉夾饃是由一伙古人相聚而成。盡管肉夾饃形成應該早于漢魏時期。那饃就像是劉備,包容著他的兄弟,兄弟是料餡兒,于是有了“桃園三結義”。饃包裹著餡兒,還留出一個口子,讓料餡兒透透氣,這份饃的情懷,很美。包容著,是肉夾饃的特點,也是西安這座城市的魅力。
         有味道的美食,一食千年而不厭,依然成為大眾喜歡的食物,肯定有著多種原因。我想,這不僅僅在于味道本身的誘人吧,應該包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份持久的情懷吧。情懷又是包不住的,像這陜西的肉夾饃,這是陜西人的性格。
         我知道,西安,最深刻的東西在于她精彩的歷史。而我沒有機會和那些歷史一一碰面,就吃過一枚肉夾饃,令我一生難忘的是西安的美味,我總覺得用舌尖味蕾記憶,要比把歷史裝進腦子更生動。
        
         三
         美食的記憶和追逐,完全是來自人體里具有活性的蛋白酶,以及曾被感化的味蕾。于是,那種美食的味道,甚至樣子,都成為一觸即發的東西,我常常說,美食,就像一個炸藥包,一點火就爆炸了,控制不住燃點。
         我時常去泉城濟南,因為女兒嫁到那里,我喜歡的美食太樸素,太偏狹,喜歡喝一碗單縣的羊肉湯,那是羊肉和老湯的碰撞,擋不住那種滋味。第二就是吃肉夾饃。明明知道濟南的肉夾饃并非像陜西的那樣正宗,但也地道。
         早晨早起,告訴一聲,晨練。其實就是想跑到離家二里遠的井家溝美食早市,那里有很多肉夾饃??纯淳褪且坏里L景,那些上學的孩子,那些背著挎肩包準備往單位去的上班族,那些晨練的老者,手中擎著一個肉夾饃,把桌上吃飯的習慣硬是給改了,邊走邊吃,這樣的吃相,如果在我的老家,是會被譏諷的。我想,他們都應該是控制不住食欲的,食欲上來,做出什么樣的行為我都是理解的。
         泉城的肉夾饃,絕對也是一絕。我可以隨便點,要臘汁肉,還是要雞肉?我喜歡雞肉,據說,雞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,吃不胖人,香味也獨特。尤其喜歡肉夾饃的饃,山東人做面食,有著別處不可跨越的鴻溝。究其原因,大概煎餅出自山東,所以,那饃的表層,閃著一點油光,還透著酥脆,口感十分的好,我甚至多要一個饃,什么也不摻和就開吃。不要用手去碰那饃的皮兒,酥著啊,不小心就“嘩啦”落下一些,怪可惜的。雖無陜西那饃的虎背菊芯,卻以一襲的酥黃,亮人眼目,誘人舌尖,簌簌落下時,真想伸出舌尖接住,又怕人說這吃相不怎么好,不過,情動于饃了,吃相顧不得,肉夾饃是可以征服人的啊。
         濟南人也明白,肉夾饃的老家在陜西,不敢貿然標注陜西肉夾饃,但肉夾饃在濟南,算是服了水土,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我們的面前。包裹肉夾饃的是一個黃色的紙袋,紙袋上印著“酥脆肉夾饃”?!八执唷?,這是最誘惑舌尖的兩個字。一個肉夾饃吃完,那個紙袋油滋滋的,我都舍不得丟棄。聞一聞,回味著,有人常說食欲不振,我想這不是什么病,如果遇到肉夾饃,什么病也沒有了,你信嗎?若不是那個精致的紙袋沾了油,我都想折疊起來裝進衣袋,回家收藏著呢。
         在泉城,與我最親的不是趵突泉的泉水,而是酥脆的肉夾饃。濟南是清冽的,也是酥脆的。濟南的煙火氣香徹整條街。我見聞淺寡,但得趣味不淡,感謝濟南的肉夾饃。
         “肉夾饃”是個形容詞,形容詞具有極度的夸張性。但我這樣描述肉夾饃,卻毫無夸張,都是實打實的。
         人總是陷入懷念,容易生出憂郁的情緒。我所在的城市也有幾家陜西人來開的肉夾饃店。用不著說什么,我伸出幾個指頭,店主就明白了,打包肉夾饃,滿足了我的懷念。過去說,天下美食,現在要說“美食天下”,地域的遠近,限制不了美食的味道啊。
         說來也怪。吃一種美食,我們常常被美食的味道左右著,而我吃肉夾饃,總是想著那個笑臉,肉夾饃笑的樣子很開心,就像一個卡通上的笑。肉夾饃在笑,吃的人也笑逐顏開。一個傳統美食,有多少人圍著轉,成為一種大產業,這就是美食的力量吧?肉夾饃,帶著微笑,走到濟南,走到各地,肉夾饃是一個旅行家,跨越萬水千山只等閑。肉夾饃像個車輪子,裝上餡兒,就像打足了氣,輪子翻越秦嶺,跑遍了大江南北,帶動的是千軍萬馬。有多少頓飯,人們的嘴唇和那個輪子來上一吻。我不知這樣形容肉夾饃對不對,反正要給它幾個形容詞。
         肉夾饃,這么好,在語法上,它還屬于形容詞,別的食物一般都是名詞而已,如饅頭、米飯、花卷之類。形容不能盡意詳貌,描述總是覺得隔著一層紙,說不透,于是,只能放在舌尖上來好好玩味了。
         有家牛肉面館,店主自己這樣形容:每天一碗牛肉面,力拔山河氣蓋世。好家伙!這仿佛也給我寫的“肉夾饃”一點啟發。模仿著形容吧:每天一枚肉夾饃,酥香里有個快樂的我!
         美,具有世界性。據報道,肉夾饃越洋過海,到了美國,美國人喜歡得排起了浩浩蕩蕩的隊伍。
         他們的形容詞有點貧乏,形容美的詞太簡單,只能連聲喊good!太模糊了。我覺得,他們不能形容出口感,是很憋屈的。
        
         2023年1月2原創首發江山文學
        

      共 5189 字 2 頁 首頁12
      轉到
      【編者按】我好像第一次讀懷才老師這樣風格的文章,輕松甚至有點調皮。他調侃美國人只會用“好”來形容肉夾饃的味道。其實,除了懷才老師,還有誰能把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司空見慣的吃食――肉夾饃寫得這么詳盡生動有趣,還這么富有詩意!那么憋屈的還有我。不是貧窮限制了想像,是粗陋和膚淺。最近一直沒有食欲,讀完懷才老師的文章肚子竟“咕咕”叫了。這個形容詞的力量真是太強大了!每個人都會吃,可不是每個人都能把一種味道,用文學的形式,如此完美的淋漓的,形容出來表現出來!西安是一座歷史名城,但讓作者津津樂道的卻是一只地地道道的正宗咸陽臘汁肉白吉饃。那饃像老虎的皮,像盛開的菊花,像母親的發,像蘇軾詞里的美髻。饃中之肉,安于饃之胸懷,那種纏綿悱惻,像卓文君與司馬相如,張愛玲與胡蘭成。是不是世間所有的琴瑟和鳴,都如那肉和饃,在各自的等待里,成為彼此最溫柔的依靠?相遇美好,不知當初是怎樣的相遇,成就了肉夾饃的美味,從此,“我”對肉夾饃的追隨從未停止。到濟南,去尋得脆皮雞肉饃,幸在老家,也能吃上陜西肉夾饃。一次相遇,一生糾纏,念念難忘。讀罷全文,一種蕩氣回腸的美,欲罷不能的美!任何一個沒有文學修養的人,讀了這篇文章,對肉夾饃都要頂級膜拜。如果說,此篇文章的內容是點點臥著的肉,那么題目和結尾,就是上下兩片精美的饃。文章融合了鄉村飄來的清香,歷史沉淀的幽香,還有西方飲食文化的點綴,從而異香撲鼻。題目和結尾的妙處,盛過蘇詞之美,它完美包裹了全文之香,成為一只可以與臘汁肉夾饃相媲美的精神肉夾饃!這就是文學的力量!它可以讓一種普通小吃上升到精神大餐。肉夾饃,是一種大眾小吃,平常普通,煙火味十足。但是,它被懷才老師用一枝神奇的筆,賦予了文學的美,像心心相印,像相遇相知,像相偎相依,浪漫溫柔,快樂滿懷。如果美食一定要用什么來形容,沒有深厚的文學功底,沒有慧捷的才思,沒有浪漫的情懷,沒有生花的妙筆,難以達到心口合一的境界。一篇純粹寫肉夾饃的文章,題目之妙,取才之奇,文思之廣,文筆之美,都讓人嘆為觀止!懷才老師不愧為散文大家,用筆奇絕,在行云流水輕松自如中成就一篇絕品文章!傾情力薦!【東籬編輯:房頂月亮】【江山編輯部?精品推薦202301020005】 【江山編輯部?絕品推薦20230524第0024號】

      大家來說說

      用戶名:  密碼:  
      1 樓        文友:房頂月亮        2023-01-02 07:22:11
        居家已經多日了,多日來昏昏沉沉不思進食,讀完老師的肉夾饃,已經饞涎欲滴了!但是,自此以后再吃肉夾饃,肯定不會像以前那樣只知道吞咽,也許也會想一想那些美麗的故事那些美麗的詞。想想懷才老師,吃飯也與我等不一樣,一頓簡餐也能吃出饕餮盛宴的壯美來,這就是文化人的神韻??!頂級膜拜!清晨送去一聲美好祝福:萬事皆安!吃麻麻香!開心快樂!
      回復1 樓        文友:懷才抱器        2023-01-02 10:18:17
        謝謝月亮老師的精彩編輯,辛苦了!的確,這些日子居家,靜尋思吃的了,我是馬上想到肉夾饃。起初遇到肉夾饃,懷疑她的好,是個什么東東,咬一口,被征服。愛美食,愛生活,這是最美的情感。我們從美食里獲得的,不僅僅是口味,不僅僅果腹,還有那些因美食而生的感悟,真的很有意思。想想,我都覺得是在吃一種文化大餐。像卓文君和司馬相如,像張愛玲和胡蘭成,想劉關張三結義,都是肉夾饃的解釋,給我太多的想象,所以我說是個形容詞,怎么夸張,怎么形容,怎么天馬行空,都不為過。好起來吧,先吃肉夾饃,不負美食。遙握,問候新年好。
      2 樓        文友:滿山紅葉        2023-01-02 07:41:20
        肉夾饃,我吃過一次,是孩子從肯德基餐廳買回來的。沒什么新鮮感,里面夾著一塊雞肉,一只生菜葉,涂了些奶油,僅此而已??诟兴崽?,膩。不爽,后來就沒再吃過。讀了社長的美文,突然就想吃一次正宗的肉夾饃了,或許,我之前吃過的只是贗品罷了。有時候,不得不承認文字的力量。它能夠將一件美好的食物事情,第一時間傳遞給你,給你的味蕾。這種美食無人拒絕。民以食為天,肉夾饃做為泉城的一個特產,民間的飲食文化,實在是一座城市的一個標簽。雖然人未到該地區,心在此刻,已然隨著靈動的文字,坐在一個靠窗的位子,吹著清風,聞著花香,幸福的品嘗著,一只很有意義與個性的肉夾饃。一早拜讀社長美文。實屬享受。
      回復2 樓        文友:懷才抱器        2023-01-02 10:42:14
        謝謝紅葉老師起早就給小文作評,很美,喜歡啊。這種率性,就是文學的感覺??系禄甑哪欠N肉夾饃,就像紅葉老師所言,是贗品吧,夾一片菜葉,那不成了漢堡?難怪紅葉老師品不出味道,玷污了口舌,也是罪過啊。尤其,破壞了口感,想再恢復,就不是懷才抱器一片形容詞的肉夾饃可以奏效的啊。西安那次是匆匆落腳,便有了奇遇,奇遇肉夾饃,一生不忘。我想,什么東西可以有這么大的魅力?美食當之無愧啊。在中國,一個肉夾饃,成就了一個大產業,不簡單,那些圍著肉夾饃轉的人,豈止是那個做肉夾饃的女人,真的是千軍萬馬啊。我始終覺得肉夾饃應該行走在道路上的美食,紅葉老師說,坐在一個窗前,吃著肉夾饃,顯然紅葉老師喜歡那種從容。不過,我也想拿著肉夾饃,在大連的星海廣場,看著放風箏的,欣賞著那些騎行老長的自行車,感覺更好。不管怎么說,我還是覺得肉夾饃是個形容詞,怎么形容,怎么聯想,都是可以的。愿得留個肉夾饃,和紅葉老師坐在星海廣場的石凳上,邊吃邊看。遙握,問候冬祺,謹祝創作快樂。
      3 樓        文友:韓格拉圖        2023-01-02 08:18:09
        近日東籬乃至江山人有口福了,老師開年有母親的新年菜又端出肉夾饃,令人口水成河。我和老師一樣,我也曾認真地研究過肉夾饃一詞,最后和老師結論一致:肉夾于饃的省略形式,只是沒老師深入,沒繼續研究白吉兩個字。關于卓文君和司馬相如.張愛玲和胡蘭成這段寫的最富想象力,感佩老師才情,自嘆不如。與其說我喜歡肉夾饃,不如說我喜歡老師的肉夾饃。美文大作,精彩絕倫,拜讀學習,祝老師新年快樂!
      帶著影子散步。
      回復3 樓        文友:懷才抱器        2023-01-02 10:57:25
        謝謝韓老師的美評。寫肉夾饃,我覺得美食本身是要用舌尖去感應的,一旦成文,那就是文學的要求,于是才有了那些聯想。卓文君遇到司馬相如,無論年齡,才華碰撞;張愛玲遇到胡蘭成,無論誰辜負了誰,總是成就了一段文學佳話。劉備遇到了關張,這個饃包裹住了一段千古友情,或許肉夾饃都可以來解釋這些,這些又都可以詮釋這些佳話。我是搞不清的,于是就酣暢地說一通。見諒!遙握,期待韓老師的佳作,謹祝安康!
      4 樓        文友:楓樺        2023-01-02 08:56:10
        很多年前我也去過西安,十三朝古都,肉夾饃沒有吃過,卻吃過臊子面,褲帶面等等,因為行色匆匆,也讓那段旅程顯得倉促至極!老師所浣的肉夾饃是西安的特色,沒吃過差不多等同于沒去過西安一樣!留下點兒遺憾,沒想到在老師這里補足了,而且色香味俱佳!拜讀老師的好文!
      回復4 樓        文友:懷才抱器        2023-01-02 10:53:50
        謝謝楓樺老師的精彩留評。西安是古都,有著最為豐富的問候,包括飲食。那次是途徑西安,否則我是要坐在飯館的窗前,也要上一碗羊肉泡饃,臊子面。不過,街邊美食具有相當的誘惑力,拒絕不了的。沒吃過肉夾饃就相當于沒有去過西安,這是形容詞啊,我是偏狹的。如果有機會,我寧肯在西安多待一會,來一次淋漓酣暢,無論是風景,是美食,來者不拒。問候楓樺老師冬暖,謹祝創豐。
      5 樓        文友:李湘莉        2023-01-02 09:58:58
        讀過很多寫美食的文章,唯獨讀此篇讓我垂涎欲滴,恨不能立馬咬一口肉夾饃,以慰迫切之心!不知懷才老師有什么功夫,不管寫什么,都能寫得搖曳生姿,令人讀著欲罷不能!不說了,我去城里轉一圈,看是否能買到肉夾饃,不吃上一口不甘心!遙握問侯懷才老師,感謝你為我們帶來美食佳作,精神大餐!謹祝新年好,一切都好!
      回復5 樓        文友:懷才抱器        2023-01-02 10:46:16
        謝謝湘莉老師的美評??磥?,我與你的口味差不多。也喜歡吃肉夾饃這個美食。肉夾饃給我的是聯想,這些聯想,是肉夾饃本身帶來的美味。不全包裹住,放出一道口子,等我們把嘴放進去,多么愜意的設計??慈褐辛奶?,說江西無肉夾饃,不過網上可能有快遞,你試試,看能不能收到,我記得不吃一次肉夾饃,是一生的遺憾。別留下遺憾,去吃吧。我相信,肉夾饃是長腿的,會跑到你的嘴邊的,因為她是個了不起的形容詞。
      6 樓        文友:東風第一枝        2023-01-02 11:04:05
        身處大千世界,享受人間煙火,品味地方美食也是也必須是一種享受!只是對于一道特色美食的體驗解讀與文學描寫,難以達到懷才老師這一境界。我前幾年去西安也特意品嘗過肉夾饃,確實不錯!今賞讀懷才老師美文又勾起美美的回憶!謹祝新年快樂,吉祥如意!
      回復6 樓        文友:懷才抱器        2023-01-02 11:07:59
        謝謝東風老師的美評。其實,每個人對于美食的解讀是不同的,懷才認為是個形容詞,是因為我極盡夸張也無法說出她的好。我是很喜歡吃的。我常常想,駐足西安的那一刻,時間很短,我一下子就捕捉到了西安的靈魂——包容沉厚,我覺得我是幸運的。美食當前,我們不能無動于衷,若有美食,莫錯過 啊。遙握,問候東風老師冬祺,謹祝創豐!
      7 樓        文友:琳達如菊        2023-01-02 11:15:37
        2020年計劃去西安,因疫情而未成行,也錯過了吃肉夾饃的機會。讀懷才老師這篇關于肉夾饃的美文,讓我口舌生津,垂涎欲滴,除了肉夾饃味美之外,更主要的是懷才老師妙筆生花和豐富多彩的想象力,從飲食文化、味道、組合、名字、形狀、圖案、做工等各個方面做出了深邃的解讀,見解獨到,感悟深刻,主題標新立異,也只有懷才老師,才能把一道地方美食寫的如此搖曳多姿,如此趣味橫生,亦如此厚重。盛贊才情!拜讀老師佳作,大贊特贊!將來如果有機會去西安,一定要品嘗一下肉夾饃,美食不可辜負。祝懷才老師:新年快樂!吉祥如意!幸福安康!
      回復7 樓        文友:懷才抱器        2023-01-02 11:51:21
        謝謝如菊老師的美評。但愿不會讓如菊老師因暫時吃不上肉夾饃而神魂馳往。我也饞了,所以懷念。我一直以為肉夾饃是誘惑人的東西,具有形容詞的性質。于是,從美食想到歷史,想到可以解釋這些味道的文化。來濟南也可以吃到,風味也特別。我就按捺不住啊。加國沒有肉夾饃吧?美國那有。遙握,問候如菊老師冬祺。
      8 樓        文友:何葉        2023-01-02 11:56:03
        我就喜歡吃肉夾饃,看見你的文立馬感到特別親切。我喜肉不愛素,所以對肉之類的食物,我偏愛到狼吞虎咽。喜歡懷才老師的文筆,寫啥都那么好!真心不錯。文章內容豐富,主旨明確,寫法獨特。學習了給贊!
      何葉
      回復8 樓        文友:懷才抱器        2023-01-02 12:13:22
        謝謝何葉社長這么溫情暖意的解讀。葷素,我都接受,最好讓我好好品味,不能吃成快餐。小文得到何葉社長的美評,很滿足也很興奮。遙握,問候冬祺,謹祝歸來的何葉社長大放異彩!
      9 樓        文友:羅蓮香        2023-01-02 12:53:00
        懷才老師的此篇美食散文寫得很靈動活潑,太誘人食欲,仿若一團團肉夾饃的香味匯同文字的香氣一齊被北風襲卷而來,但絕無清冷之意,只有滿滿的溫暖。作者于二十幾年前途經陜西西安火車站外的一攤點,被肉夾饃的香味深深吸引,老板娘現做現賣,那些食材作料,在老板娘猶如玩雜技般的手法中,瞬間制作成功,作者回味著那節奏那程序,吃著酥脆美味的肉夾饃,詩意的情懷伴隨著浪漫的文字噴涌而出,至今唇齒留香,其味綿長??磥?,那次與肉夾饃的遇見、與老板娘的遇見,構成了作者寫此文的情感動力,但凡世間的相遇,皆有因果,遇見皆是緣分。作者在回憶肉夾饃時,同時也記住了老板娘燦爛的笑容,這大概是西安行最深刻的記憶吧。饃中之肉,安于饃之胸懷,如此深情繾綣纏綿,猶似卓文君與司馬相如,張愛玲與胡蘭成的相遇相知,心心相印,渾然天成。作者這種美好的想象基于對生活的熱愛,對美好情感的感知、陶醉與珍惜。由美食及人,由物質及精神,由柴米油鹽及靈魂世界,這種思維的鏈接除了擁有美好的情懷,還需強大的知識儲備與聯想想象的能力,再用精妙絕倫的語言將其整合,這本身就像肉夾饃這道美食出爐的過程,作者由此想到“包容”,想到人與人之間的包容,想到西安這座古城的包容,文思之奇之妙之精準,令人嘆為觀止。全文自始至終文脈貫通,仿若肉夾饃般貼合人的食欲,這是一道豐盛的精神大餐,字字鮮潤,句句流芳,感佩文思情懷,問候懷才老師午好,遙祝吉祥安康,快樂相隨!
      回復9 樓        文友:懷才抱器        2023-01-02 14:27:52
        羅老師好,謝謝你的精彩點評。對于美食,年輕時常常是忽略的,有口吃的就行,保證不挑剔。但走過一些地方發現,人們坐下來那么享受地吃著,我覺得自己是不是對生活不忠了啊。幾次走過城市,都是行色匆匆,到西安,當然只是落腳,集中吃一次肉夾饃,于是有了太多的美好感受,美食不僅僅挑逗人的舌尖,還有靈魂,撞進我們的內心,于是發生太多的想象,感覺吃一頓美食是多么豐富的事。文章是想在活潑和沉穩中找到一個位置,讓讀者不僅感受美食的好,同時也懂得品味美食的文化。非常感謝羅老師的美評。遙握,文化冬祺,謹祝安康!
      回復9 樓        文友:懷才抱器        2023-01-02 14:40:24
        羅老師好,我還有一點感慨。的確,很多人看這篇小文,可能并未感覺到我對那抹笑的在意。一抹笑,成為和肉夾饃一樣的美食,真的很美??赡芪业难酃庠谂魅四抢锏奶籼薜?,她不在乎,還以精美的手藝為我做肉夾饃,這么多么有溫度有涵養的笑。
      10 樓        文友:天方夜譚        2023-01-02 13:41:05
        肉夾饃,真的是饃夾肉的倒裝句。真的可以夾進去很多愛情、友情故事。那些年我在北京跑業務,中午基本上都是在外面吃的,一線城市就是好,各種南北小吃,東西大餐匯聚。我中午吃的最多的是蘭州拉面,陜西biangbiang面,臊子面,在配上一個白吉饃,再或者各種成都小吃,我覺得美味就是這些街頭巷尾的地方特色小店,最有煙火氣。老師這兩天自己過節竟琢磨吃了,哈哈!
      回復10 樓        文友:懷才抱器        2023-01-02 13:57:35
        謝謝天方夜譚老師的點評。對了,北京更是美食之都。各地的美食匯聚于此,想不吃都不行。記得我每到北京,朋友就把我拖去樓下的飯店, 夫妻肺片,吃江南小豆腐,更多的是吃毛血旺,太粗獷了。我對北四環那個九省駐京辦一帶太熟悉了。尤其喜歡毛血旺的滋味。毛血旺也是個形容詞 啊。這幾天在家,不思進取了,只知道琢磨吃,民以食為天下??!問候冬祺,期待佳作!
      回復10 樓        文友:懷才抱器        2023-01-02 14:41:53
        蘭州拉面也是我的喜歡,疫情不怎么泛濫的時候,我發現在文登城有家馬氏蘭州拉面館,歸了點,我一定隔三差五地去吃。我都覺得自己對那家拉面館有了關照的情懷。哈哈。
      共 19 條 2 頁 首頁12
      轉到
      分享按鈕 成人无码视频
      <noframes id="hr7v7">

      <form id="hr7v7"><ins id="hr7v7"></ins></form><noframes id="hr7v7">
      <del id="hr7v7"><p id="hr7v7"></p></del>

        <address id="hr7v7"></address>
          <span id="hr7v7"><mark id="hr7v7"><mark id="hr7v7"></mark></mark></span>
          <em id="hr7v7"></em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