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家園】慈母八十(散文)
母親今年80歲。妻子和女兒,已經和我暗暗籌劃多次,一定要給老人好好過個大壽。
說老人80歲,鄰居們一驚,不信:嗨,看老太太那干凈、利落、精神爽朗,還以為不過70呢。
這話不假。你噍!母親的“菜園子”,只是我家庭院靠圍墻邊上的兩塊狹長的10多平方米的花臺。母親說:“光是長點花花草草不實用,不如種點小菜,要是下個面條什么的,也能掐上一把吃吃?!庇谑呛?,母親把花臺里的雜草割了,又把土翻了一遍,精耕細作,種下瓜菜,硬把那兩塊雜草叢生的花臺,打理成一塊生機勃勃的菜地。
盡管已近八旬,母親每天仍樂此不疲地種著各種瓜菜。母親的菜地“寸土是金”,邊邊角角種下時令小菜,這里種幾搓韭菜,那里點上幾顆黃豆;這里種片綠油油的小青菜,那里長些新鮮的黃瓜,母親的菜園里也永遠都是那樣條條理理,清清爽爽。在母親的悉心照料下,一年四季,各種時令瓜菜在這里蓬勃生長。
每年秋冬季節,母親?;忌细忻翱人?,吃藥掛水又引起胃的不良反應。好心人向她推薦了南瓜有潤肺止咳的效果,常吃多吃南瓜可以養胃,母親精神為之一振,下決心菜地改良種南瓜,便有了“田翁也學青門隱,料理荒畦自種瓜”的干勁!
陽春四月間,母親會在菜地里栽下幾十株南瓜秧,播下希望。十月,碩果累累的日子。瓜熟蒂落,每隔二、三天,母親便去南瓜地里,把一個個成熟的南瓜采摘下來,堆在家里桌子下面?!凹艟虏环燎“?,種瓜且喜二生三?!睕]隔幾天,桌子下面的南瓜堆成小山。有心的父親當場把南瓜稱了一下,乖乖隆地咚,足足有180來斤重。家人紛紛朝著母親豎起大拇指齊贊:哇塞,好厲害了!幸福的笑容一直掛在母親很開心的臉上。
成堆的南瓜難不倒,用母親的話說:南瓜全身都是寶,吃法有很多種,賽過大魚大肉,可炒可烹,可燜可蒸,可燒可煲,清甜而不油膩,爽口開懷又入胃,吃上興化早茶時來幾塊南瓜餅,中餐的主食是南瓜飯,再來一盤炒南瓜、一大碗南瓜排骨湯等,晚飯一定要來上一碗南瓜養生羹,這就是母親一天的南瓜盛宴。
從立秋到春至,當家人驚訝老太太咳嗽好多了時,母親幽默地說:180斤南瓜沒白吃!惹得全家人哄堂大笑。此時,母親滿臉皺紋都舒展開了,就像盛開的南瓜花瓣,每根皺紋里都洋溢著笑意,溫暖如春風。這真是“古今萬事理常講,天道酬勤不摸瞎;八旬老翁抱南瓜,來福來喜笑哈哈?!?br />
母親的“菜園子”,播種的是希望,灑下的是汗水,收獲的是健康,帶來的是幸福。
我們這個家,母親是“后勤部長”。我在單位當領導的文秘,辦公室工作的繁忙無序,常使我難以準時在家食宿;妻子和女兒上班,也多是早出晚歸。母親總是把全家的飯、菜,準備得停停當當,讓你什么時候回家都能找到吃的。
那一年,我離開家鄉興化調到泰州工作,不久愛人和孩子也過去了,留下年邁的父母居家,過著空巢老人的生活。每逢周末節假日,我們總是雷打不動地回興化陪伴父母。見我們回來,母親總是在廚房里樂滋滋地忙碌,張羅幾道她兒子愛吃的紅燒魚。母親是會燒魚的人,無論什么魚,經過她的烹飪,色香味俱全:紅棕色的魚身配上翠玉般的蔥花,紅寶石似的辣椒和被我稱為“紅燒魚之魂”的魚湯,簡直就是絕配,真是令人垂涎欲滴,肉香撲鼻??粗页缘媒蚪蛴形兜臉幼?,母親高超廚藝的自豪感都掛在她笑容可掬的臉上。
汪曾祺說:“四方食事,不過一碗人間煙火?!睙熁饸?,是街邊店鋪的豆漿油條,是平凡生活的柴米油鹽,是紅泥火爐的把酒言歡,是街巷市井的嘈雜喧鬧……在我的心中,人世間最美味的佳肴,是媽媽燒的魚。
母親燉的魚湯,是人世間最溫暖、最鮮美的味道。每每看著母親熬煮魚湯的過程,從慢燉細熬中領悟到淡然若水的人生真味,簡單的幸福和人生的箴言全藏在母親做的那一手好魚湯里。
母親先把液化氣爐開成小火,鍋燒干后,倒了些菜油,撒上姜片、蔥絲,再把腌好的魚放進鍋里煎一煎,輕輕翻動魚的兩面,然后把煎好的魚盛出。這時,母親熬煮魚湯就不再用液化氣爐了,燉湯的“戰場”又轉移到煤炭爐上,用媽媽的話說:用煤炭爐的火慢慢燉魚,這湯才稠密粘凝,又白又鮮,又厚又濃。于是,母親將鍋子放在先前生好的煤炭爐子上,倒入開水,待鍋中水滾開把煎好的魚放入,再挖一勺子豬油,還有豆腐塊也放入。
接下來的時間,需要煤炭爐火慢燉細熬,母親會坐在爐火前,聽著鍋里魚湯沸騰起來發出“咕嘟咕嘟.......”的悶聲,不著急,慢慢等,“心無旁騖似明鏡,無風何處起漣漪”般的專心等候,等到一個煤炭大半塊燒完,等到魚湯汁變得清亮,等到醇厚鮮美的味道,透過嚴嚴實實的鍋蓋滿溢了出來.....。母親會趕緊打開鍋蓋,加些少許鹽、醋后,再燜煮一會兒,再揭開鍋蓋,點上香油,灑些香菜,于是乎,一鍋香噴噴的美味魚湯出鍋了。
魚湯燉好了,廚房內飄香四溢。把燉好的魚湯盛進碗里,魚湯冒著熱氣,奶白的湯汁露出誘人的光澤,浮動的蔥花綠如翡翠般,滿是蜂洞的豆腐上下翻動著,輕輕抿上一口,醇香在唇齒間游走,仿佛置身云端陶醉了,鮮香可口,余味無窮,讓人再三品咂,只覺得這味道如一首繞梁三日的曲子,久久回味。奶白色的魚肉如同雞蛋花一樣柔滑細嫩,輕輕地夾起一塊便滑進嘴里,鮮嫩的魚肉伴著湯汁的濃香在舌尖上綻放,簡直是妙不可言,吃魚肉喝魚湯,一口接一口真是美味呀!
細細想來,母親的魚湯之所以美味,關鍵在于慢燉細熬的過程。小火慢燉細熬,各種食材在水中由原來的毫不相干到和諧相融,直至融為一體,熬成淡而有味的魚湯。這個緩慢的過程中,也是一個漫長等待的過程,享受這種過程也是美好的,你要耐著自己的性子,慢慢煮、細細熬,等待時間熬煮出最美的味道。
正如林語堂所說:“捧著一把茶壺,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質的精髓?!笔堑?,好的生活,也需要在時間里“慢煮細熬”,才有滋味。
母親認準生命在于運動,身板兒結實。年輕時,無論在水泥制品廠軋鋼筋,公安局機關食堂燒飯,還是在電鍍廠車間搬運,直到改制下崗擺攤賣金魚,母親一直是吃苦干活。我是懶人,得空兒就趴在桌子上,或躺在床上,有母親忙里忙外,即便放假三天、五天,我也懶得不出家門一步。母親總說:“看看,你們這些寫東西的人,不是心臟有毛病,就是腦血管有毛病,要不,早早就得上了高血壓,不動怎么行!”
我一寫起東西,常常伏案半天不起,母親會突然從身后走過來,命令一般說:“歇一會,50多歲的人了,要不要命!”回頭一看,她手里正削好了一只蘋果待我去接。
我打一過50歲,母親就說我“奔60的人了”;55歲一過,自然是“快60”的人了。有時,我們娘倆還喜歡聊兩句,不過,不能聊眼前的事,那會產生分歧。比如,老太太看電視劇愛挑刺,說:“你們這文人就愛瞎編,還愛把這些扎人眼目的事演到明處?!蔽抑浪傅氖悄切ПП?、追追打打的鏡頭。她說得有道理,卻又道理全面;解釋,就得“辯論”了。倒是說過去的事,特別說解放前的事,我們能說到一起??粗娨暽夏切喊云蹓焊F人,老太太就有些咬牙切齒,有時還得灑一掬淚水。
“那一年,你才五歲?!蹦赣H一回憶起我小時的事情,似乎一下子年輕了,記憶清晰,聲音清亮,眼里也有了光彩。記得那是一個夏天,母親做飯,我把鐵火剪的兩個尖頭夾住山芋,放在明亮亮的煤爐火炭中燒烤。山芋烤熟了,火剪尖頭也燒紅了。我在取山芋時,一不小心火尖頭燙在我的腿上,我疼得在地上直打滾。母親迅疾跑過來,把我抱在她的懷里,不停地用口往我的傷口吹風止痛。她還拿來牙膏,擠出牙膏敷在燙傷處。她不但沒有對我半點責怪,反而自己傷心地直掉眼淚。淚水流在我的臉上,我的淚水匯合在一起。她用圍腰布擦干我的、她的淚水,十分自責地說:“兒子,真對不起,是媽媽太粗心,沒有照顧好你?!彼贸錆M可憐、心疼、傷痛和愧疚的眼光安慰我,還說,“燒在兒子的腿上,痛在媽媽的心上啊!”母親傷心的眼淚,猶如止痛良藥,解除了我的燒傷痛苦。至今我的腿上留有一個傷疤。但在我心靈的記憶空間,永遠留下母親疼愛孩子的眼神。
我覺得母親還年輕,母親覺得我更小。有一次她對我說:“我做夢,你總是孩子時那樣子,昨就沒夢見過你長成大人?!蔽蚁掳嗷丶?,一進門先要喊聲“媽媽”,看她在不在。一無應聲,心里就空落落的。這是我從上學時就養成的習慣,幾十年來未曾稍改。
媽媽,80歲的媽媽!我望著老人家多皺的臉上那慈祥的容顏,有些心愧,眼睛里立時濕潤起來。母親是平凡的,她把一生的勤勞和智慧都獻給了我們這個家庭;母親是吃苦耐勞、勤儉持家的,她優良的品質言傳身教給我們,使我們一生受用,有這樣的母親是我們這一生最可貴的財富。